论教学意义的多向性及其生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翠菊[1] 

机构地区:[1]安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出  处:《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36-142,共7页Journal of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河南省幼小衔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2JKZB09)的部分成果;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创新团队“乡村振兴下河南乡村教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教师〔2022〕41号)的部分成果;2022年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研究性教学‘史·思·用’三维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SYJXLX076)的部分成果;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三习’贯通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JSJYZD-023)的部分成果。

摘  要:教学追求意义,教学意义的生成既具有多向性也具有层级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自己所表达的语言文字信息符号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言之有意,同时又要让其所表达的“物、情、意”内容与学生的已有体验接触与相遇,只有二者真正接上关系,产生联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引领学生产生最本然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意义,包括情感上的共鸣、品尝知识的味道、生发道理的真义,进而逐渐体会和生成求学的意义,品味从爱班级到爱学校、从爱知识到爱学习、从爱家乡到爱祖国的情感体验,最终赋予读书学习以生命的意义。

关 键 词:教学 教学意义 多向性 

分 类 号:G40-01[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