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予馨
机构地区:[1]厦门外国语学校湖里分校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2024年第1期67-69,共3页Histo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摘 要:德国历史哲学家约恩·吕森认为"历史是人类意识的叙事性构建"[1],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历史课堂同样离不开叙事,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将特定的史事依序纳入一个赋予意义的语言结构并将其延展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来实现中学历史的学科价值.因此,教学叙事建构的精度极大影响着学科价值实现的效度.探讨历史教学叙事的建构方法与优化策略实有必要.该依托什么创建叙述结构、如何挖掘叙述背后的价值、如何协调师生在叙述中的角色等一系列历史教学叙事中的关键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结合初中历史《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课的教学,浅谈课堂中建构与优化教学叙事的实践路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