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中英 Shi Zhongying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22年第12期32-43,共12页
摘 要:随着劳动教育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研究重新成为学术热点。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启蒙思想家基于各种理由已经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欧文、裴斯泰洛齐等还开展过相关的社会和教育实验。从资本主义发展、现代机器大工业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视域出发,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表述为一个理论命题,并赋予它以全新内涵:无产阶级不能忽视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取消当时那种形式的儿童工厂劳动;普遍禁止儿童劳动是同大工业的存在不相容的;现代工业吸引男女儿童和少年参加社会生产事业是一种进步、健康以及合乎规律的趋势;工人阶级应利用合法斗争促进普遍立法来保护少年儿童的劳动和受教育权利;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与智育、体育、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对所有儿童(首先是工人阶级的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还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力的手段之一。从命题性质看,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个带有理想性的策略性命题、具有普遍意义的特殊性命题以及具有丰富教育和哲学意义的政治经济学命题。
关 键 词:马克思 恩格斯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人的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
分 类 号:G40-05[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A81[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