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颂佩[1]
机构地区:[1]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组织人事科
出 处:《人力资源》2022年第11期98-99,共2页Human Resources
摘 要: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提供的一种配合”。虽然这不是有形的契约,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与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与愿望。在全球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竞争进一步加剧,和谐稳定的员工关系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可激发员工对组织的强烈归属感和对工作的高度投入,将自我价值实现与组织发展有机融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