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青[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出 处:《当代教育家》2024年第3期70-71,共2页Contemporary Educator
摘 要:AI技术的突飞猛进,让我们看到很多重复劳动被替代,而人类独有的一些“劳动”,如文化学习、文艺创作、情感交流等也正在大面积地数字化乃至机械化。高中承担着从基础教育过渡到专业教育的枢纽功能,然而今天的多数学校仍然以升学、成绩为目标。故而孩子学业迷茫、沉迷网络,父母专注分数,过分批评;学校题海战术,片面追求升学率……似乎依然是当下高中学段的“无可奈何”。AI时代,我们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该如何培养“不可替代的”未来学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