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持续不断的思考力——以2023年IMO不等式题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凌欣 徐章韬[1]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430079

出  处:《数学通报》2024年第5期46-50,共5页Journal of Mathematics(China)

摘  要:2023年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已落下帷幕,对于竞赛题的讨论却仍在继续.竞赛题不同于高考题,其思维难度、深度及广度相对来说较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挑战也更大.在具体考查时,一道竞赛题的解答时间多以小时为单位,解答过程往往迂回曲折,思维过程不是一击即中的,需要多次试错,于尝试中找寻正确的解答.这种对可行的方法慢慢摸索、逐一尝试的过程,正是生活中处理问题的一般过程--问题往往需要经历多次尝试后才能找到最终的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持续不断的思考,从破题的角度到备选的方案,再到方案的逐一执行,任何环节出现了差错,都无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竞赛题培养了学生持续不断的思考力.下面借助2023年IMO的不等式题来说明竞赛题与学生的思考力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思考力 竞赛题 IMO 思维过程 高考题 学生的思维 思维难度 解答过程 

分 类 号:O178[理学—数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