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成素梅[1]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4期147-148,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一、智能机器的应用带来的人性之问赋智技术不仅使机器具有了理解力与感知力,而且使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不断地沉淀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乃至环境力量,使社会系统越来越成为人类知识和智慧的承载者。这种发展趋势将技术的自主性从过去的外在自主性拓展到现在的内在自主性。人类在步人智能化社会的进程中,必然会在很长时期内面对传统概念框架的不断失效,但新的概念框架又相对匮乏的两难局面。
关 键 词:智能机器 智能化建设 基础设施 感知力 智能革命 理解力 自主性 网络化
分 类 号:N02[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B82-057[哲学宗教—伦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