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汉真
机构地区:[1]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314031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13期22-24,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摘 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颁布后,各学科对核心素养的关注、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已成为广大一线历史教师的目标追求和实践方向。在现实的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已成为课堂教学常态,虽然这一环节有"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过程,但教师对"什么是历史解释素养""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落实历史解释素养"等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同时,对义务教育阶段这一核心素养提出了"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等具体目标要求。由此可见,历史解释素养既有内在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有外显表达能力培养的要求,它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集中体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