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兴”到allegory——中西诗学对立模式的反思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万民[1] 

机构地区:[1]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中国

出  处:《新华文摘》2024年第12期95-98,共4页

摘  要:“比兴”是中国诗学的核心概念,其内涵的层积与外延的游移非常复杂,如果与西方的文学观念对比研究,情形更加复杂。当“比兴”分论时,“比”可视为隐喻,“兴”则涉及形式上的起兴发端、创作中的心物关系、作品里的情感意象等。当“比兴”合论时,指一种寄托寓意的创作或诠释方式。分论与合论,本无严格的界限。作为一种寓托的“比兴”,近似西方的allegory(讽寓),它们既有文化上的差异,又有学理上的契合。

关 键 词:中西诗学 中国诗学 心物关系 比兴 讽寓 情感意象 寓托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