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诗学

作品数:225被引量:26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文学武徐志啸张万民张晶莹顾明栋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来自域外的远音——论西方诗学与徐志摩的互动
《今古文创》2024年第46期65-68,共4页马翔 
徐志摩与域外文化、西方诗学的交往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交往,在这种理解、包容的对话姿态中,英国浪漫主义、法国象征主义与英美现代派等代表诗人们深刻影响到他的价值观念与新诗创作。站在中西诗学交互点上的徐志摩,不仅主动汲取西诗的精华...
关键词:徐志摩 西方诗学 中西诗学 互动交流 
试论阿列克谢耶夫的中西诗学比较研究
《国外文学》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张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中国文化域外传播百年史(1807-1949)》”(项目编号:17ZDA19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俄罗斯汉学学派的奠基人、俄罗斯中国文学家、比较文学研究家瓦西里·米哈里耶维奇·阿列克谢耶夫基于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观,积极倡导在全人类视野下对中国文学进行整体比较研究,将欧洲学界熟知的西学经典作家...
关键词:瓦·米·阿列克谢耶夫 中西诗学 语文学 俄罗斯汉学 
中西诗学情景交融之类型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11期115-119,共5页杨波 
情景交融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命题。然而,西方诗学尤其浪漫主义诗学中对情景关系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论述。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中国古代文论中情景交融的类型进行梳理,但从比较诗学的角度进行探讨的研究尚属少见。本文从比较诗学的角度...
关键词:情景交融 感应模式 投射模式 互动模式 
从鲁迅出发,向鲁迅回归——谭桂林教授访谈录
《当代文坛》2024年第5期30-37,F0002,共9页谭桂林 何家骏 
一个人学术史也是精神现象史何家骏:谭老师您好!自您进入学界后,研究趣味不囿于一隅,关注的领域涉及母题研究、宗教研究、中外诗学比较研究、鲁迅研究等多个方面。其中如《长篇小说与母题文化》《现代中国佛教文学史稿》《本土语境与西...
关键词:鲁迅文学 鲁迅研究 中国佛教文学 中西诗学 谭桂林 学术活动 本土语境 母题研究 
“含蓄”与“含混”的中西互鉴——以燕卜荪、张戒、钱锺书的相关论述为中心
《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2期101-108,190,191,共10页樊梦瑶 
“含蓄”与“含混”是中西诗学视域下重要的概念范畴,二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也存在着区别。英国文论家燕卜荪的《含混七型》一书将“含混”理论归结为七种类别。我国宋代诗论家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强调了“含蓄”诗学思想。无独...
关键词:含蓄 含混 中西诗学 比较研究 
从“比兴”到allegory——中西诗学对立模式的反思
《新华文摘》2024年第12期95-98,共4页张万民 
“比兴”是中国诗学的核心概念,其内涵的层积与外延的游移非常复杂,如果与西方的文学观念对比研究,情形更加复杂。当“比兴”分论时,“比”可视为隐喻,“兴”则涉及形式上的起兴发端、创作中的心物关系、作品里的情感意象等。当“比兴...
关键词:中西诗学 中国诗学 心物关系 比兴 讽寓 情感意象 寓托 
从比较到对话的异质文论研究路径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马子茹 
从1988年《中西比较诗学》到2021年《中西诗学对话》,曹顺庆比较诗学研究呈现出从比较到对话的异质文论研究路径转变。在比较视域中审视诗学问题,《中西比较诗学》采用中西诗学范畴比较的方法,是重中西诗学比较的产物;《中西诗学对话》...
关键词:曹顺庆 中西诗学 比较对话 异质文论 
从“比兴”到allegory反思中西诗学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5期61-62,共2页张万民 
“比兴”是中国诗学的核心概念,其内涵的层积与外延的游移非常复杂,如果与西方的文学观念对比研究,情形更加复杂。当“比兴”分论时,“比”可视为隐喻,“兴”则涉及形式上的起兴发端、创作中的心物关系、作品里的情感意象等。
关键词:中西诗学 中国诗学 心物关系 比兴 情感意象 
从“比兴”到allegory——中西诗学对立模式的反思被引量:1
《中国文学批评》2024年第1期114-125,M0005,共13页张万民 
香港城市大学SRG资助项目“早期中国的诗歌阅读与诠释”(7005326)阶段性成果。
“比兴”是中国诗学的核心概念,作为一种寓托式的创作或诠释方式,可与西方的allegory(讽寓)对话。汉学家余宝琳等人提出:西方allegory的字面意义与寓托意义,分别联结具体世界与抽象世界,这源自西方的二元论世界观;而中国“比兴”的字面...
关键词:比兴 ALLEGORY 中西诗学 具体历史 普遍观念 
异源对话:中西诗学“意象”之碰撞与交融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3期5-7,共3页王海丽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2022年度“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古典诗歌在英语世界的传播”(WYZL2022SX0005)研究成果。
“意象”在诗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东方诗学与西方诗学、古典诗学与现代诗学在文化形态、历史背景和思维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意象”在不同领域和历史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中国古典诗学以“诗言志”“立象以尽意”,不同于西方...
关键词:诗学   意象 意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