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珊珊 何海容 WU Shanshan;HE Hairong
机构地区:[1]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2]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安徽合肥230032
出 处:《大学教育》2024年第11期88-92,共5页University Education
基 金: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试点省建设暨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理念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sztsjh-2022-5-18);安徽省质量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一般项目“‘三个课堂’协同联动铸就思政课‘金课’品质——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2023sxzz015)。
摘 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需要思政小课堂、校内第二课堂、社会大课堂协同发力。建设好“大思政课”课堂,实现从思政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的跨越,需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践教学与实践育人交互融合,使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管理、校内第二课堂有效衔接。其中,社会实践是高校师生与社会课堂联系的重要窗口,也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第一课堂的课程属性。社会实践的三重属性使其成为“大思政课”课堂创设的重要活动载体和育人路径。文章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在社会实践设计的基础上构建“大思政课”课堂。课题组在校内外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将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讲深、讲透、讲活,然后与社会实践贯通衔接,在协同育人的实践中探索“大思政课”课堂创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关 键 词:“大思政课” 社会大课堂 第二课堂 社会实践 思政课建设 课堂创设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6.2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