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小娃 Li Xiaowa
出 处:《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18期1-1,共1页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摘 要:在较长时期内我国通过“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政策引导有升学意愿的初中毕业生按一定比例分别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或者普通高中学校,实现了中等教育阶段的“职普分流”。当前,职普分流面临诸多异议,但由此衍生出的问题并非政策本身的问题,而是由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教育系统内部变革及社会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因为职普分流存在的问题而否定政策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应用坚持适应性的发展观探索适合当前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职普分流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度设计。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平衡高中阶段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确定了“职普比例大体相当”政策安排。1996年出台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了“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在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扩张、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萎缩的背景下,“职普分流”的政策安排确保了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领域中人口、产业等要素呈现出新变化以及教育重心上移等社会发展新阶段特征的出现,“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职普分流正在实现向“因地制宜”的职普协调发展的政策变迁。
关 键 词:中等职业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 《职业教育法》 职普分流 教育分流 中等职业学校 高中阶段教育 社会经济领域
分 类 号:G719.2[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