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内在机制、实践环节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4

Discipline Education:Internal Mechanism,Practice Ladder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理宣 刘炎欣[1,2] 李妍伶 CHEN Lixuan;LIU Yanxin;LI Yanling

机构地区:[1]吉利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2]内江师范学院

出  处:《中国教育学刊》2024年第7期34-38,共5页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课程思政’内生机制与‘示范课程’案例研究”(项目编号:BEA200118)研究成果。

摘  要:学科育人是学科课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取向、道德伦理等因素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时代诉求。反省与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是智慧的标志,它是在掌握实践智力基础上的高阶思维,能够把知识的多个点、多种属性、多方面内涵联结起来,分化自我与对象,并产生自我与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认知的、精神的、意义的、情感体验的以及本质内涵的直观。因此,以实践性知识的掌握和技能训练为基础发展高阶思维,推动人的认知性素养和精神性素养的协调发展,是学科育人的核心目标,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

关 键 词:立德树人 高阶思维 精神性素养 认知性素养 

分 类 号:G421[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