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学“末那识”概念的现象学阐释  

A Phenome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nas Consciousnes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轶璇 Zhang Yixuan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出  处:《法音》2024年第6期11-20,共10页The Voice of Dharma

摘  要:早期佛教的“六识”说确立了佛教心识理论的最基本框架,其后各部派又不断地对之进行扩充与发展,而后起的唯识学在块择、会通诸说的基础之上,最终建立了“八识”说。其对意识结构与意识功能等所作的分析细致且深入。从这个角度来看,唯识学的“八识”说可以被认为是佛教心识理论最为完善的形态,同时也是佛教“善自观心,善自知心”[2]这一思想取向最充分、最彻底的展现。

关 键 词:唯识学 早期佛教 末那识 八识 观心 思想取向 意识功能 会通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