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创伤的解释与治疗:现象学主体间性理论在精神分析领域中的运用  

The Interpretation and Treatment of Emotional Trauma:Application of Phenomenological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in the Field of Psychoanalys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陶[1] 章奕涵 Xu Tao;Zhang Yihan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24年第5期144-153,共10页World Philosophy

摘  要:现代西方哲学掀起了主体间性转向的思潮,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广义现象学运动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以斯特罗洛和阿特伍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家在借鉴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推进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实现了主体间性的范式转向。他们把“情感”而非“驱力”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范畴,从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出发剖析了情感创伤的根源,主张分析师和病人共同构建关系情境和治疗场域,在共同栖居的关系家园中唤起病人直面“存在之畏”和“向死而生”的生存勇气和决心,以此疗愈病人的精神创伤并回归正常生活。主体间性视角不仅给当代精神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我们更好地处理情感困境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关 键 词:主体间性 精神分析 情感创伤 共在 共同栖居 

分 类 号:B84-065[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