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陶

作品数:33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儒学会通自然主义范式东学西渐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哲学》《世界宗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情感创伤的解释与治疗:现象学主体间性理论在精神分析领域中的运用
《世界哲学》2024年第5期144-153,共10页徐陶 章奕涵 
现代西方哲学掀起了主体间性转向的思潮,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广义现象学运动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以斯特罗洛和阿特伍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家在借鉴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推进当代精神分析理论实现了主体间性...
关键词:主体间性 精神分析 情感创伤 共在 共同栖居 
引导孩子思考与表达 以《儿童哲学智慧书》为例
《阅读与成才》2023年第2期54-55,共2页徐陶 陆喆 
近二三十年来,儿童哲学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儿童哲学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孩子成为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和好奇求真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1年发布的《欧洲和北美的哲学教学》中介绍了儿童哲学的主要教育理念:(1)独...
关键词:儿童哲学 哲学智慧 哲学教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引导孩子 教育理念 独立思考 公民品格 
点亮孩子心中的智慧火花 《苏菲的世界》共读被引量:1
《阅读与成才》2023年第1期88-90,共3页徐陶 章奕涵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以侦探小说般的剧情纵览了从古希腊一直到20世纪的世界哲学史。这本书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巨大的声誉,被认为是青少年的最佳哲学启蒙书,在我国也被列为八年级下...
关键词:课外书籍 智慧火花 西方哲学史 侦探小说 哲学启蒙 可读性 青少年 
实用主义哲学新进展
《中国哲学年鉴》2022年第1期343-348,共6页陈亚军 徐陶 江怡 
【导语】实用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皮尔士、威廉·詹姆斯、杜威奠定了实用主义的经典理论。20世纪下半叶,分析哲学传入美国并在这片土地发展壮大,实用主义也与分析哲学产生了广泛的融合。由此发展出了新实用主义,以戴维森、...
关键词:实用主义哲学 新实用主义 布兰顿 戴维森 皮尔士 麦克道尔 威廉·詹姆斯 普特南 
思辨性阅读理念的背景与意义
《阅读与成才》2022年第5期17-20,共4页徐陶 孙琳晓 
今年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当前的语文教育具有指引作用,其中强调“思维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例如,在课程性质方面,要求“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在课程的评价和考核方面,要求考查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 审美创造 语文素养 思维能力 语文教育 思维过程 背景与意义 
大道为一:论王安石思想中的儒释交融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9-15,共7页徐陶 章奕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ZX077)。
王安石身处文化繁荣的北宋时代,他对于这时期的思想交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王安石主张融通九流百家之学问,以海纳百川之胸襟来融合儒学与佛学;他立足于儒家本位,强调博采众家之长方能明晓儒学本义;他所追寻的“大道”是以儒学为基...
关键词:王安石 儒学 佛学 儒释交融 
“隐默”抑或“明晰”——迈克尔·波兰尼与罗伯特·布兰顿关于人类认知的“哲学对话”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年第10期29-35,共7页徐陶 
关于“人类认知在根本上是明晰的还是隐默的”这一问题,认识论隐含着“隐默主义”和“明晰主义”两种路径。波兰尼认为,明晰知识是一种幻象,精确知识必然包含着不能被清晰阐明的个人化的隐默认知因素;而布兰顿认为,隐默认知可以被表达...
关键词:迈克尔·波兰尼 罗伯特·布兰顿 隐默认知 明晰认知 
儒学与现代性关系之论争:西方视角的范式转换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2年第2期93-106,共14页徐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对西方哲学的影响研究”(18BZX077)的阶段性成果。
儒学与现代性之关系问题肇始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在韦伯“儒学阻碍中国现代转型”的观点基础上,费正清和列文森先后提出了“冲击-反应模式”和“传统-近代模式”,其理论预设是“现代化即西方化”。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则根据中国内部...
关键词:儒学 现代性 西方中心论 文化复兴 韦伯范式 
回归生活实践——现代性视域中杜威的时间观念及其美学意蕴被引量:1
《美育学刊》2021年第5期53-59,共7页徐陶 谢雨 
现代性时间概念具有“均匀流逝、历史进步、聚焦当下”的特性,而后现代主义时间概念具有“瞬间、碎片、历史终结”的特性。在这种冲突与割裂中,杜威的时间观念通过把时间与人类生存实践相联系,阐述了时间与个体、时间与经验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现代性 时间观 艺术 审美经验 
儒学与现代性关系之论争:西方视角的范式转换被引量:1
《文史哲》2021年第5期129-141,168,共14页徐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对西方哲学的影响研究”(18BZX077)的阶段性成果。
儒学与现代性之关系问题肇始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在韦伯“儒学阻碍中国现代转型”的观点基础上,费正清和列文森先后提出了“冲击-反应模式”和“传统-近代模式”,其理论预设是“现代化即西方化”。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则根据中国内部...
关键词:儒学 现代性 西方中心论 文化复兴 韦伯范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