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8期177-183,共7页
摘 要:宋画在风格和画面意涵方面均有别于其他时期的绘画,这种现象根源于其时期流行的理学。理学萌芽于魏晋,成熟于宋,其所探寻的“天理”“常理”等核心理念及所提倡的“求理”“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等思维方式,分别作为宇宙观、价值观及实践方法被宋代画家吸收、转化,在画论和作品中呈现为对写实传神的要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从而成就了宋画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巅峰地位。但这些观念和特征被一代代模仿、相因,逐渐固化成一种难以超越的范式,其影响力甚至绵延至今。本文试图以艺术、观念、社会三者之间同构关系长时段演化的视角,阐释理学如何塑造了宋画及所形成的绘画范式因何具备了长久的生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