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蒋达勇 卢晓中[2] 刘晖[3] 屈哨兵 罗海鸥[6,7] 戴青云[1] 郑文 陈伟 Jiang Dayong;Lu Xiaozhong
机构地区:[1]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广州510053 [2]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 [3]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4]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5]广州大学 [6]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7]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8]惠州学院 [9]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港澳台教材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出 处:《高教探索》2024年第5期5-20,共16页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治理研究”(BIA210156)部分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高等教育促进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机制创新研究”(BIA210157)部分成果;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与广东实践探索研究”(批准号GD24ESQ03)研究成果之一;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广东探索及其模式创新研究”(GD21CJY21);广东省教育厅2023年度新师范建设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强师工程背景下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高教探索》编辑部组织了一组笔谈。蒋达勇指出,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的改革部署,四个方面的关键着力点值得重点关注,一是基于自信自立的立德树人,二是基于国家需求的发展定位,三是基于创新引领的质量提升,四是基于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卢晓中回应了高校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在哪里,指出塑造高校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需要重点突破的两大问题是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制与机制变革。刘晖把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同发展作为贯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思考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进程中,如何处理好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思考如何优化结构,处理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类型层次和科类层次的关系,思考如何深化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在遵从理论逻辑、政策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思维、综合治理,探寻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同发展的最优解。探索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模式,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屈哨兵分别立足时代、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立足大学、立足文化作出了回答。罗海鸥谈到,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首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注重主体自修,激发内生动力,第三,人在哪里,教育就在那里。戴青云谈到,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一是突显类型特色,高水平建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二是完善体系结构,贯穿“本—硕—博”职教师资培养体系,三是打造院校梯队,形成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国模式。郑文提出,一体改革是�
关 键 词:二十届三中全会 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一体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新动能新优势 高等教育四要素 教育开放 教育家精神 教师教育 职教师资 产教融合型城市
分 类 号:G649.2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D261[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25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