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郁[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4年第9期1-3,共3页
摘 要:我自己是读师范出身的,从事教育工作也有许多年。但只陷在中国现代文学专业里,却很少思考文学研究的教育学的话题。最近读到陈军先生的大作《中国师道史论——追寻我们的批判精神》,旨在从千年的教育史中寻找批判思维,并从这个遗产里建立现代性的审美和认知方式。忽然觉得这刺激了自己,便想,至今依然有默默的思考者在,他们在被世人漠视的地方,寻找到稀缺元素,是可贵的。这种研究与思考,也令我想起胡适那代人整理国故时的内心期待,从传统中打捞有意味的存在,或许会启示我们发现历史的盲点在哪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9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