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诗经》意象翻译的对比研究——以《关雎》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阮金菊[1] 

机构地区:[1]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出  处:《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4期12-14,共3页

摘  要:一、“意象”的含义意象是“意”和“象”的统一体。“意”(image)即人的主观情感,“象”(symbol)即表意的符号及形象。意象,指写作者的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的结合,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写作者借物抒情,以“象”表“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学形象。读者通过作品中的意象,品味其中之意蕴,获得美的享受。

关 键 词:《关雎》 客观物象 文学形象 《诗经》 意象翻译 跨文化视域 情感活动 借物抒情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