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云兰[1] 

机构地区:[1]江西省泰和中学

出  处:《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4年第9期26-27,共2页

摘  要:传统历史课堂上,教师一般侧重于一直讲解课本知识,使学生始终被动听讲,导致其对历史这门学科的认识程度不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透彻。新高考提出的“3+1+2”选考模式,使以分数衡量学生的时代已过去,探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才是教师需要思考的关键。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引导他们全面、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历史。一、创设教学情境,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历史资料是了解历史人物的重要载体,学生平时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工具是教材和课外读物,但有些课外读物反映的并非真正的历史,而是经过了人为加工。对于那些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学生需要准确判断哪些是真实的历史。

关 键 词:课本知识 知识的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课堂 选考 人才培养策略 课外读物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