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400065 [2]重庆市育才中学校,400050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30期37-39,共3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摘 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历史学科应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与民族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鉴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优势,站稳历史教学的民族立场与国家立场,能够有效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本文尝试以统编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一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为例,深入分析高中历史课程培育学生民族认同的有效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