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教育类型能够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新忠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9期159-159,共1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及其子女接受的教育大多打上了“农”字及其相关的职业教育烙印,教育分类与社会分层关联,不但没有助其实现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共同富裕,反而拉大了阶层差距。按照“思想→行动→影响→结果”的教育过程逻辑剖析症因,发现当前类型化的涉农教育源于以农治农的固化思想,该思想落实进程中又遭受诸多内外部因素干扰,加重了这一类型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其后果。鉴于目前对农教育存在的自我封闭、自贬身份等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受教育者收入居底难跃等困境,借鉴世界高等教育的成功做法,基于新时代共享发展的理念,我国在现有教育基础之上去类型、去标签、综合性、特色化地发展中高等教育,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理性进路。

关 键 词:高等教育 阶层差距 成功做法 特色化 过程逻辑 负面影响 受教育者 内外部因素 

分 类 号:F323.8[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719.2[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649.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