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万成[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0期38-38,共1页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1936年5月,竺可桢发表了《旅行是最好的教育》一文(见《竺可桢全集》第2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第343页。以下同出此卷者只标注页码),这可视作他阐述其旅行教育理念的开端之作。竺可桢主要指出了旅行教育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以及当时发达国家对旅行教育的重视和开展青少年旅行教育的方法,并对当时我国教育重书本教育而轻旅行教育的观点进行了批判。竺可桢指出,由于对旅行教育提倡不力,我国青年学生目光狭窄,毕业后不愿去边远地区建功立业。
关 键 词:上海科技教育 最好的教育 学生成长成才 教育理念 竺可桢 边远地区 教育的方法 旅行
分 类 号:G40-09[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