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福建教育》2024年第43期4-4,共1页
摘 要: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并首次将“教育数字化”写入报告,为新时代新征程下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明确了路径、确立了指导原则。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教师也将从强大的资源、平台与服务支持中获益。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面对数字时代飞速发展的顺势而为,也是适应教育变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个性化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的应然之举。2022年底,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述,即“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该文件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对教师数字素养提出要求。其中,“专业发展”这一维度指出,教师应具备利用数字技术资源促进自身及共同体专业发展的能力,包括数字化学习与研究、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两个二级维度。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幼儿园教师是实现学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层实践者,其数字素养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数字化进程。推进数字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发展,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具备利用数字化技术资源进行自我革新、开展并改进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态度和能力。事实上,幼儿园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实现数字素养提升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幼儿园管理者应提供高效的数字化设备和软件,开展多样化的数字培训,建立数字素养评估机制,营造开放的数字化学习与合作环境,为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资源持续进步提供必要支持。教研部门可组织研讨,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教师运用数智工�
关 键 词:幼儿园教师 学前教育 数字化转型 教研部门 一线教师 数字化教学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设备
分 类 号:G615[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G434[文化科学—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