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他感、共感:儿童记事本的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玉兰 蒋艳红 

机构地区:[1]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江苏苏州215011

出  处:《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24年第12期16-18,共3页Early Education

基  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幼儿叙事:摇篮文化引领自主成长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D/2021/04/54)的研究成果。

摘  要:儿童记事本是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不定期将自己的经历、体验、想法、经验等,用图画、简单符号进行自主记录,或由幼儿口述、成人帮助记录的一种载体。实践证明,儿童视角的记事本,以其全参与的模式和个性化的呈现方式,给儿童、教师和家长三大群体带来了一定的价值意蕴,包括在记录中实现儿童的“我感”,在互动中产生教师的“他感”,在对话中引发家长的“共感”,在“三群体”同频和“三感”共振中真正让每一位儿童“被看到”“被听到”。

关 键 词:记事本 儿童视角 共感 实践证明 呈现方式 三感 个性化 价值意蕴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