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基 金:202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广东省教育厅)“心理育人视角下新时代高职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研究”(2023GXSZ156)。
摘 要: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目标。两者在育人理念上契合,都侧重心理调适,在发展中预防和化解心理问题;在发展需求上一致,都注重积极应对,在成长中开发和探索潜能特质。然而,积极心理学融入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培育目标指向不清,阻碍了课程本身的积极性;教学内容偏重理论,降低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育实践浅尝辄止,影响了育人效果的有效性”等现实困囿。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要注重五育并举、目标导向,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设置之“局限”;开设积极心理主题系列课程,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之“困惑”;组织积极心理团体辅导,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之“短板”。
关 键 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积极心理品质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分 类 号:G640[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1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