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韦琴芳
机构地区:[1]江苏扬中市实验幼儿园
出 处:《幼儿教育》2025年第1期29-29,共1页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摘 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思考,我认为教师在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回溯过程、分析原因,更要唤起同理心,引发情感共鸣案例中,面对幼儿之间发生的矛盾,教师的调解遵循“帮助分析原因一引导相互道歉”的流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分析自己的不当行为,但忽略了对幼儿同理心的唤醒,没有引导幼儿去思考自己的不当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不便以及不良的情绪体验。比如,在处理琪琪和兜兜的矛盾时,只询问琪琪“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却没有追问“如果兜兜也像这样把所有积木都拿到自己跟前,你就没有积木可玩了,你会怎么想?”
关 键 词:情感共鸣 同理心 提升能力 情绪体验 不当行为 年龄特点 积木 引导幼儿
分 类 号:G61[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