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商英英
机构地区:[1]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出 处:《山东教育》2024年第35期54-55,共2页
摘 要:所谓言语个性化,既有作者的用语习惯和言语表达功力原因,还与根据情感需要对“这一篇”作出贴切选择有关。这些个性化的言语才是散文教学应关注的,总是游走于那些“貌美如花”的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里,不能深入言语的内涵、个性之处,是学生语感发展迟缓甚至连阅读批注都千篇一律的根本原因。具体到文本中,那些能够引发阅读“矛盾”、产生阅读疑惑的地方,就是“个性化言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在阅读鲁迅散文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作者的选词造句会产生表达上的前后矛盾,或作者笔下的很多“人”“物”“事”“情”与其在生活中原生的形态是有差别的。换言之,就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形态产生了分歧,有了距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2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