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龙[1] 余丽丽 温正胞 

机构地区:[1]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1402

出  处:《职业教育》2024年第36期49-55,共7页Vocational Education

基  金:2021年度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物联网专业群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方法与路径研究”(编号:YB2021120301主持人:温正胞)。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育人工作实践创新的新理路,是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有益尝试。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教育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思维模式、情感、价值观、素养等隐性知识的习得与传授。数智时代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各类挑战:教学资源丰富化,而课程内容选择职业特色不明显;教学模式多元化,而课程结构设计缺乏系统性;教学方式转变,而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同显性课程不同,隐性课程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在情景中呈现,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遵循着密切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发展需要融合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构建德技并修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创建权责明确的课程思政教研制度,探索融会贯通的课程思政模式。

关 键 词:隐性课程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构建路径 

分 类 号:G711[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