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辨中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应然追求--以六上《伯牙鼓琴》教学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梅[1] 

机构地区:[1]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出  处:《小学教学设计》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摘  要: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每册都编入1~3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这些年,老师们都从哪些方面教这些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课文的?一是用多种办法带着学生朗读、背诵、默写(每一篇文言文,都有朗读、背诵课文之要求);二是按照单元语文要素来教,比如五下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相矛盾》课文后就编排了两道关于人物的思维过程及理解课文内容的训练题(1.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2.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大多数老师也都按照这两道题教学这篇文言文;三是完成本课的识字任务及部分字词的古今义教学、译文等。这样的教学,一是缺少思辨,二是很难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子。

关 键 词:课文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伯牙 统编教材 应然追求 思维过程 背诵课文 文言文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