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茹玲
机构地区:[1]宜昌市伍家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 处:《湖北教育》2025年第5期60-61,共2页
摘 要:鲁迅的小说不容易读懂。教师在教学这类小说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聚疑、释疑、破疑的过程,探究作品叙述内容、叙述人物、叙述视角的特点,在语言与思维的训练中获得对小说的深刻认识。笔者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阐释。一、素读聚疑,梳理叙述内容所谓素读,就是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只是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文本叙述的内容。学生一般不太熟悉鲁迅小说的叙述方式,素读其作品时往往产生如孔乙己所说的“教人半懂不懂的”感受。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这种阅读体验,让学生初读时就失去兴趣,而要引导他们找到这些半懂不懂的地方,试着提出疑问,梳理文本内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