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动”赋能,构建有生命的历史课堂“生活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昌芹 

机构地区:[1]山东省五莲中学

出  处:《当代教育家(下半月)》2025年第2期38-40,共3页CONTEMPORARY EDUCATOR

摘  要:著名历史教育专家齐健教授深耕基础教育领域三十余年,提出“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核心理念,构建了“活动建构”理论体系。在《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中齐健教授明确指出:“历史课堂应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生活场’,通过活动体验实现认知建构与生命发展的统一。”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历史教育的本质特征——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空间,更是生命成长的载体。受此启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三动”教学模式,即:学生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动”,情感的“动”,致力于构建具有生活质感的历史课堂。

关 键 词:历史课堂 基础教育领域 活动体验 教育的本质 生命成长 认知建构 “三动”教学模式 知识传递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