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230036
出 处:《蚕桑茶叶通讯》2003年第1期5-7,共3页Newsletter of Sericulture and Tea
摘 要:茶色素是制茶发酵中形成的 ,其前导物是以儿茶素为主体的茶多酚 ,在多酚氧化酶 (PPO)与过氧化物 (POD)催化作用下 ,氧化聚合缩合反应形成了茶黄素类 (Theaflavins;TFs)与茶红素类 (Thearubigins ;TRs)物质[1] 。茶色素具有降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 ,抗凝 ,促纤溶 ,抗脂质过氧化 ,清除自由基 ,增强免疫功能 ,改善微循环 ,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茶色素组分中TFs是生物活性最活动的成分 ,但从红茶中提取的茶色素制品 ,TFs含量仅占色素总量 0 .5 %~ 3% ,纯化困难 ,因此 ,必须改进制取工艺 ,提高TFs等有效成分含量[1] 。我室采用双液相酶化学技术制取茶色素[2 ,3 ] ,制品中TFs含量≥ 4 5 .0 % ,高纯度低含咖啡因 ,符合国家二类中药要求。本文简述了茶色素的化学组成 ,茶色素的形成机理和制取。讨论了茶色素的重要组分茶黄素的生物活性和结构关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