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造句练习主体真实性例说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贵平[1] 曹春华[1] 

机构地区:[1]江苏海安县曲塘镇中心小学226661

出  处:《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4年第3期45-45,共1页

摘  要:一次到二年级听课,课上老师让学生用“已经”造句。学生有的说:“小明已经把作业做好了。”有的说:“小红已经上学了。”课后翻开学生语文作业本,造句的主体都是“小明、小红”之类虚拟的人名。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难道我们的身边就没有发生过“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吗?为什么连人名都要捏造呢?

关 键 词:造句练习 小学 语文教学 低年级 称谓名词 人称代词 主体真实性 

分 类 号:G623.2[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