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来对麦芽溶解观点的演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国川[1] 陈黎斌[1] 

机构地区:[1]福建惠泉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62100

出  处:《啤酒科技》2004年第3期66-69,共4页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此次为第22届Horace Taberrer Brown纪念演讲,Horace Taberrer Brown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著名博学者,他在啤酒酿造界的实践、以及理论学科学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此次演讲总结了Brown及合作者们1890年代发展形成的有关大麦发芽时催化胚乳溶解的各种酶起源,以及大麦籽粒溶解如何进展的观点,同时指出了认识水平得以提升的各个阶段.简述了赤酶素的发现、赤霉素在发芽过程中的作用、制麦时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制订出各种降低制麦损失的工艺方法,讨论了不同的麦芽溶解方式.指出:正如原有的看法那样,摩擦制麦并非通过诱导双向溶解而发挥作用,这种工艺方法或许在于改善了氧气进入麦粒活组织的通道.麦粒上的微生物同大麦胚部和糊粉层争夺氧气,对大麦的发芽和溶解作用有害.讨论了各种生产上可行的抑制微生物增进发芽的手段,其中包括在浸麦结束后采用柱塞式洗麦,以减少大麦中向生物总量.介绍一种采用容重法从品种混杂的大麦中,筛选出制麦特性优良品种的新方法.最后指出英国制麦行业和啤酒行业科学研究持续减少的危害.

关 键 词:啤酒 大麦 麦芽溶解 赤霉素 制麦 微生物 

分 类 号:TS262.5[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