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42012012)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唐燕田孝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北科技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新西部(中旬·理论)》《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艺术科技》《芒种(下半月)》更多>>
相关主题:鲁迅作品词汇交流汉语新词汉语文学创作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近代文坛奇人梁启超之评议——以旅日期间的文学创作为中心被引量:1
《艺术科技》2014年第3期24-24,共1页唐燕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314201201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者、文学家、学者。从1893年投身国事,到1929年去世,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活动了近四十年,旅日期间,是梁启超思想最为活跃,文学创作成就最为丰硕的时期。本文以梁启超流亡日本的十四年为中心,来分析其文学创作...
关键词:梁启超 文风改革 日语借词 
从鲁迅的作品看其日本观
《芒种(下半月)》2013年第11期46-47,共2页唐燕 田孝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编号:3142012012)
引言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遭受着"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内忧外患,社会矛盾不断加剧。鲁迅作为官派留学生,曾在...
关键词:日本观 鲁迅 作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日本军国主义 中国人民 国民精神 中华民族 
浅谈鲁迅作品中日语借用词的使用被引量:2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3年第7期110-110,112,共2页唐燕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31420120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在翻译西方学术著作的过程中创制出大量的汉语新词,特别是曾有过留日经历的鲁迅,其作品中有多处使用日语词汇的痕迹。本文以鲁迅先生的杂文、小说、散文以及私人日记和书信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作品中日语借用词...
关键词:鲁迅 日语借用词 近代 
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的两个重要阶段及特征——以汉语新词的产生为中心被引量:1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年第7期153-153,155,共2页唐燕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3142012012)
在近代以前,中日词汇的交流主要是从中国传入日本,从18世纪末开始,随着日本的日益崛起和西方文明的大量涌入,中日之间的词汇交流变得更为复杂,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汉语新词被创造出来,本文按照"汉语新词"的产生方式,将近代中日词汇交流...
关键词:近代 中日 词汇交流 汉语新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