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C720007)

作品数:11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邹海贵曾长秋卢清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高教发展与评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道德与文明》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制度道德正当性教育救助弱势群体利益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自由的二元性理论及其社会意义——基于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道德正当性的分析
《江汉论坛》2012年第10期89-93,共5页邹海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项目编号:09C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08JC720007)的阶段性成果
自由内部的二元性: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构成了政治现代性发展的内在张力。自由理念构成正义的道德基础,消极自由关联市场正义,积极自由诉求社会(分配)正义。消极自由具有抽象性、形式性和保守性,片面坚持消极自由必然导致对社会弱势群...
关键词:社会弱势群体 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 社会救助制度 分配正义 
社会救助制度的价值追求与伦理关切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20-22,共3页邹海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课题批准号:09C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08JC720007)的研究成果
现代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和社会政策具有某些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共有功能和目标。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价值追求和伦理关切主要体现为:反对贫困,改善民生;降低社会不平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社会救助 价值追求 伦理关切 
代际正义与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基于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道德正当性的分析被引量: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邹海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编号:09C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研究"(编号:08JC720007)
代际正义具有两个不同的时域和两个不同的维度。从代际正义的时域"在场各代之间的公平",以及代际正义的维度"代际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视域分析,社会救助制度具有重要的代际正义价值。代际正义的价值诉求彰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道德正当性,...
关键词:代际正义 弱势群体 社会救助制度 正当性 教育救助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中的道德风险及对策被引量:4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第6期123-128,137,共6页邹海贵 卢清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研究"(08JC720007)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伦理意蕴。随着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推进,其负激励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开始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教育救助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救助对象自身的救助依赖现象,二是救...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教育救助 道德风险 道德教育 
底线正义与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基于社会救助制度道德正当性的分析被引量:3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24-29,共6页邹海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09C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研究"(08JC720007)
社会救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一块基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得正义"作为一种原初的分配正义具有必要性,但也具有天然的局限性。社会救助制度的分配正义价值,体现为与需求原...
关键词:弱势群体 社会救助制度 底线正义 应得正义 分配正义 
论现代社会救助正义与慈善伦理生态的构建被引量:4
《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5期104-109,共6页邹海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9C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08JC720007)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现代性的制度安排,是我国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社会救助制度本身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其基本伦理道德精神经历了从仁爱到正义的变化,社会救助伦理关系也整体上经历了从慈善伦理关系到权利伦理关系...
关键词:社会救助 正义 慈善 伦理生态 
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责任的正当性及其限度——基于伦理学视域的分析被引量:4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43-47,共5页邹海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9C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08JC720007)
社会救助制度关系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也就必然涉及到国家和政府的责任问题。国家和政府在社会救助制度中承担何种责任是一个复杂的现代性政治伦理问题。社会救助制度责任主体的历史变迁整体上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个人责任阶段、过渡阶...
关键词:社会救助制度 政府责任 个人责任 正当性 限度 
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伦理关切被引量:3
《社会工作》2010年第24期4-7,共4页邹海贵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社会救助制度的伦理考量"(项目号:09C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研究"(项目号:08JC7200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的尊严不断提升,维护和提升人的尊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人的尊严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社会性的价值表达。人的尊严问题特别与弱势群体相关,弱势群体具有贫困性、脆弱性和易...
关键词:人的尊严 弱势群体 社会救助制度 伦理关切 
罗尔斯差别原则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关注——基于社会救助(保障)制度之道德正当性与政治合法性思考被引量:7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448-453,共6页邹海贵 曾长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CZX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JC720007)
差别原则是罗尔斯分配正义论的核心价值圭臬。差别原则作为一种分配正义原则,体现了寻求最大经济平等的道德理想,蕴涵着对社会底层人员和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是对资本主义福利国家实践的理论表达,为现代社会救助(保障)制度提供了道德正...
关键词:差别原则 罗尔斯 分配正义 弱势群体 
中国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及现代启示被引量:3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21-26,共6页邹海贵 曾长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研究"项目资助(编号:08JC720007)
中国传统的社会救助有悠久历史,整体上是一种"伦理救助"模式。儒家以性善论为主流的人性思想和以忧患意识为核心的道德心理,构成了传统社会救助的伦理道德基础。儒家以"仁"、"德"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均平"...
关键词:社会救助 伦理思想 现代启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