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439)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建萍余艳艳樊嘉禄更多>>
相关机构:黄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史学》《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徽州古民居堂联古民居文化内涵社会功能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徽州古民居厅堂联的语体风格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以西递、宏村古建筑遗存楹联为例被引量:5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62-66,共5页李建萍 
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439)资助
通过对徽州古民居厅堂联语体风格的分析,对照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原则进行了一系列的翻译实践活动,采取以重音音韵形式进行音形的移植、以形象移植转换法达到译文意境的传神和以语义翻译、注释法传递文化内涵等翻译策略,力求从音...
关键词:徽州古民居 厅堂联 语体风格 翻译策略 
徽州古民居厅堂联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被引量:7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74-76,共3页李建萍 余艳艳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K439)
徽州古民居厅堂联大多宣扬儒家学说、倡导礼义、抒情咏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具有规约、教育引导、调节等社会功能。
关键词:徽州 古民居 厅堂联 文化内涵 社会功能 
从清代扬州务本堂看徽州盐商商儒价值观的内涵被引量:2
《安徽史学》2010年第6期105-108,共4页李建萍 樊嘉禄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徽州楹联的文化语境认知和翻译研究>(2010SK439)的阶段性成果
对清代扬州两淮盐务组织务本堂的商业文化背景、乡土文化背景及其在两淮盐业经营中的作用进行探考,发现务本堂的设立不仅是徽州盐商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也标志着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徽州盐商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突破,主要体现在对传...
关键词:务本堂 徽商 价值观 内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