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CLS002)

作品数:5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伟洁杨颉慧周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郑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原文物》《河南社会科学》《文学教育》更多>>
相关主题:春秋战国时期核心价值体系士文化法治思想黄老道家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孔子生态智慧探微——以《论语》为核心的考察被引量:1
《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12期120-124,共5页高伟洁 
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CLS002)
孔子以自然释"天",对"天命"充满敬畏;欣赏山水自然之乐,并将"仁"心推展,泽于鸟兽;大力提倡简约的生活方式,并将"节用而爱人"作为重要的治国理念。这些思想投射出其不凡的生态智慧,于今仍颇具借鉴价值。但孔子阐发这些思想,并不是出于关...
关键词:孔子 《论语》 生态智慧 社会人伦 
从《左传》看春秋时期礼仪制度的重建
《文学教育》2017年第6期42-44,共3页高伟洁 
2013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统"士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主持人:高伟洁立项编号:2013CLS002)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几乎是和礼仪重建同时进行的。所谓的礼坏乐崩是对原有知识的重新认识,对原有秩序的重新整合。春秋早期是越来越大胆地挑战既有的秩序,礼仪制度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中期,礼仪制度再次得到重用,甚至被愚蠢地使用;后期...
关键词:礼坏乐崩 礼仪重建 士阶层 
裴祗墓志疏证——兼论西晋时期的社会礼俗
《中原文物》2016年第3期72-76,共5页周海燕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CLS002)
裴祗事迹未见史书记载,人们很难从传世文献中探查裴祗的生平概况与家族渊源;出土的裴祗墓志记载了裴祗的生平状况、仕宦履绩,为史学工作者研究河东裴氏家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裴祗墓志提供的新线索与佐证材料,成为史学工作者研究裴氏...
关键词:裴祗墓志 西晋 河东裴氏 家族 儒家礼俗 
“士至于道”与传统士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以春秋战国时期为核心的考察被引量:5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5-91,共7页高伟洁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CLS002)
"士至于道"是传统"士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所在。为了坚守道统,并与政统相抗衡,人格独立客观上成为士之为士的第一要义。对于与道相违的"无道"社会,士人必然要对之进行无情批判,因而他们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道的"人间性"客观上要求...
关键词:士文化 核心价值  
论战国黄老道家的法治思想被引量:4
《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87-92,共6页杨颉慧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CLS002);郑州师范学院校级课题(2012034)
黄老学是道家思想的一个流派,它产生于战国中期,流行于汉初。黄老道家认为法是道的衍生物,以法治国是道家实现无为之治的必要手段。它从哲学层面讨论了法律的特征、起源以及立法、司法等问题,为法的存在进行了哲学层面上的论证,认为礼...
关键词:黄老   无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