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179)

作品数:31被引量:35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蔡守秋张文松张毅鲁冰清潘凤湘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法学》《法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公众环境资源法法治建设生态文明环境资源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公众共用物共享权的分析路径被引量:2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51-160,共10页张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13&ZD179)。
个人主义方法论与整体主义方法论提供了认识公众共用物共享权的两种不同路径。个人主义方法论从微观角度分析个人的行为选择,认为共享权是“作为个体的公众”享有的个体性权利;整体主义方法论从宏观角度认识公众共用物的基本属性,认为...
关键词:个人主义 整体主义 方法论 公众共用物共享权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政府索赔权的法理审视与规范构造被引量:11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51-59,共9页张文松 
浙江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河长制’治理的跨流域合作机制研究”(19NDQN321YB);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13&ZD179);宁波市社会科学基地研究项目“变迁与重构:海洋生态损害国家索赔机制创新研究——以《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为契机”(JD20DH-3)。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政府索赔权的优化配置。作为政府索赔权正当性来源的国家环保义务与海域国家所有权,要求政府进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应从公法规范中寻求合法性支持。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
关键词:海洋生态环境损害 政府索赔权 国家环保义务 海域所有权 权限重构 
国外公众共用物理论对我国环境资源治理的启示被引量:4
《河北法学》2019年第11期83-105,共23页潘凤湘 蔡守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13&ZD179)
公众共用物这类资源在国外学理上研究比较多,其并不是我国学者在世界范围内的首创,而是针对我国国家时代需要与公众利益要求在我国法治话语下的正式提出。尤其新时代新时期绿色发展背景下,作为公众物质基础与精神追求的这类物在我国是...
关键词:公众共用物 公共池塘资源理论 开放进入理论 半公众共用物理论 喜剧理论 财产制度 治理之道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长江保护法立法原则解读被引量:5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15,111,共16页王文革 陈耿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13&ZD179)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流域水资源立法领域的体现,它的法律渊源及内涵丰富,在以水资源为调整对象的可持续法律框架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在长江保护法中,确立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首先是长江流域的战略地位及国家...
关键词:长江保护法 流域可持续利用措施 流域治理理念 流域立法模式 流域管理模式 
环境治理跨部门协同的演进——基于政策文献量化的分析被引量:17
《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3期84-93,共10页操小娟 李佳维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13&ZD179);武汉大学科研项目“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制度研究”(2042019kf1006)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复杂性、交叉性和不确定性日益凸显,环境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愈加频繁和复杂。为描述和考量环境治理的跨部门协同,本文从环境政策联合行文入手,以1978-2018年间环保领域的976份中央部门联合行文政策为数据基础,并以国务...
关键词:跨部门协同 环境治理 政策量化分析 
环境权实践与理论的新发展被引量:45
《学术月刊》2018年第11期89-103,共15页蔡守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13&ZD179)的阶段性成果
宪法环境权是指公众有享用清洁健康环境的权利,即“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享用清洁健康环境的权利”。当代宪法环境权的主流呈发展和扩展态势,环境权入宪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自主选择。宪法环境权的实施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和丰硕成果...
关键词:宪法环境权 公众环境权 环境权入宪 环境权的实施 环境权的性质 环境权的特点 
绿色原则之文义解释与体系解读被引量:26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1-8,共8页蔡守秋 张毅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项目编号:13&ZD179)之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通过对绿色原则之文义解释可知:绿色原则是适用民事活动、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兼具普遍约束力与价值判断的义务性基础规范;是对民事行为方式选择的前提性与高标准的要求;是处理民事活动与环境活动关系的原则。通过对绿色原则之体...
关键词:绿色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 民事活动 环境资源活动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原则及其改进被引量:28
《中州学刊》2018年第10期56-62,共7页蔡守秋 张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13&ZD179);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整体性视角下的合作治理机制研究"(CXJJ-2016-382)
因沿用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填补损害的赔偿逻辑,我国现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原则呈现出追求完全赔偿、舍弃惩罚性赔偿、生态修复与金钱赔偿相结合等特征。适用该原则会使司法实践面临一系列困境,如易导致过高的赔偿金额,难以合理评价生态环...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 损害赔偿 赔偿原则 
论完善我国污染地块修复的法律对策被引量:3
《环境保护》2018年第20期36-41,共6页王文革 吴冰凌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79)"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2012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2012S11835007)"土地资源保护法律机制及制度研究"
为保障人体健康和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先后颁布了一些有关污染地块修复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综观这些规定,还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修复责任规定不完善、土壤修复市场化机制缺失、公众参与土壤修复缺乏保障等问题。针对这些...
关键词:污染地块 土壤修复 法律对策 土壤污染治理 土壤环境质量 
论公众共用自然资源被引量:23
《法学杂志》2018年第4期43-53,共11页蔡守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公众共用物的良法善治研究"(编号:13&ZD179)的阶段性成果
自然资源的范围大于自然资源资产或公众共用自然资源,即不是一切自然资源都是自然资源资产或公众共用自然资源。公众共用自然资源属于扩大了的财产的范畴,它不是排他性的财产、排他性的自然资源资产,而是非排他性的新型财产。将非排他...
关键词:公众共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资产 公众共用物 环境资源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