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30087)

作品数:92被引量:885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灿东林雪娟王洋闵莉杨朝阳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民间疗法》《中医正骨》《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福建中医药》更多>>
相关主题:中医证素疗效评价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年龄段胚胎停育患者中医症状与证素的分布特点被引量:3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期423-427,共5页兰萌 林雪娟 陈杭 黄琰钰 吴冬梅 刘文杰 刘艳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30087);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21J0193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胚胎停育患者中医症状与证素的分布特点。方法:以210例胚胎停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素辨证方法获取证素及相应积分,分析低、中、高龄3个年龄段胚胎停育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结果:胚胎停育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 胚胎停育 中医症状 证素 病位证素 病性证素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湿热比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中医药通报》2023年第1期27-29,共3页李星慧 黄伟荣 高雅 黄琰钰 兰萌 林雪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30087);福建省自然基金科学项目(No.2018J01892);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目(No.020104)。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湿热证及不同湿热比重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率的影响,为中医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思路。方法:采用证素辨证方法,选取156例慢性胃炎湿热证患者、150例慢性胃炎非湿热证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幽门螺杆菌...
关键词: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证素 湿热证 
胚胎停育肝郁证患者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特征研究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22年第11期1689-1694,共6页黄琰钰 林雪娟 陈杭 兰萌 吴冬梅 刘文杰 刘艳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30087)。
目的:检测子宫蜕膜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多肽(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及下游靶蛋白表达,从血管生成途径探讨胚胎停育肝郁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关键词:胚胎停育 肝郁证 子宫蜕膜组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多肽 
基于整体观念的皮部理论在局部望诊中的应用被引量:14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第11期6534-6536,共3页陈谦峰 靖媛 李书楠 梁永辉 李灿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No.U17052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81230087)。
皮部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素问·皮部论》就有专篇论述。皮部位于人体表层,是局部望诊的重要观察内容。在整体观念思维下,皮部与肺卫是有机的整体,与脏腑经络是内外的统一。皮部与气血、营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根据其...
关键词:整体观念 皮部理论 局部望诊 辨证 诊断 
传统及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同与异被引量:10
《天津中医药》2021年第4期409-413,共5页陶文娟 陈启亮 靖媛 李灿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7052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230087)。
病证结合,因中、西医“病”的内涵不同,可分为传统病证结合及中西医病证结合。这两种病证结合模式虽有相同之处,但差异更为突出,体现在“病”“辨病”“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和“应用范围”等若干个方面。通过梳理两者的...
关键词:病证结合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同异 
中医诊断与治未病被引量:19
《天津中医药》2021年第3期285-288,共4页黄亮亮 陈淑娇 陈明燚 雷黄伟 李灿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17052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230087)。
中医诊断与治未病两者有着密切联系,中医诊断面对的是疾病状态,而治未病则包括未病、欲病和已病、病后等状态。状态辨识孕育于中医诊断,是治未病的关键技术。文章厘清了中医诊断、治未病、状态辨识的关系,概述了以维护健康状态为前提的...
关键词:中医诊断 治未病 状态辨识 方法 
从《续名医类案》寒热真假案思考中医误诊被引量:3
《福建中医药》2021年第2期25-26,31,共3页陈杭 林雪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项目(U17052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230087)。
分析《续名医类案》中历代名医治疗真寒假热证和真热假寒证的医案,研究其临床辨证要点和鉴别思路,认为寒热错杂证是病位的矛盾,寒热真假证是病性的矛盾,其中真寒假热证常误诊为阴虚火旺证或阳热证,真热假寒证常误诊为阳虚证或阴寒证。...
关键词:误诊 真热假寒证 真寒假热证 《续名医类案》 
四诊合参古之论被引量:11
《天津中医药》2020年第11期1237-1240,共4页赵文 李思汉 詹杰 婧媛 徐云浩 王洋 李灿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7052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230087)。
中医四诊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诊疗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于“四诊合参”,古代医籍多有记载,文章将溯本求源,梳理古代医家对其的认知,认为四诊合参不仅彰显中医特色,是临床准确辨证的前提,而且蕴含整体性、动态性以及...
关键词:四诊合参 中医思维 守正 应用技巧 
基于中文数据库的胚胎停育文献分布特征及证素分析
《中国民间疗法》2020年第22期81-83,共3页陈杭 高雅 林雪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8123008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项目(U1705286)。
目的:检索中文数据库中有关胚胎停育的临床文献,对其进行证素提取,并分析证素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论治胚胎停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作为资料来源,检索近20年国内正式发表的关于胚胎停育的临床...
关键词:胚胎停育 证素 中医 分布特征 
四诊合参现代化发展研究被引量:15
《天津中医药》2020年第10期1090-1094,共5页赵文 陈启亮 李永 朱景茹 王章林 王洋 李灿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U17052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230087)。
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古今一脉相承。中医学“一个老头三根指头”的诊断模式易受医生主观感受影响,存在猜测与推断的可能,可重复性较差,传统中医诊断模式已经较为滞后,远远落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满足现代人民群众对中医药诊疗的需...
关键词:四诊合参 中医思维 创新 中医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