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W049)

作品数:9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吕若涵王美芸吕若淮陈卫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长江学术》《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类散文俞平伯随笔散文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中西现代文类理论中的“散文”界说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61-68,共8页吕若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散文:作为一种文类的研究>(08BZW04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香港散文七十年(1945-2015)>(15BZW175);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现代散文与诗的关系及其文体理论研究>
回顾梳理西方现代散文文类的理论流变、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对散文文类所进行的古今融合、当代学界对散文文类的理论自觉与探索等,可以发现散文文类的发生与发展,由于文学传统不同,中西方有相近也有相异之处。因此在讨论究竟什么是"散文文...
关键词:散文 文类 界说 
“怀旧”主题与香港文学的本土性脉动——以最近二十年的香港散文为例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81-90,共10页吕若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BZW049);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阶段性成果
最近二十年的香港本土学者和作家的散文,在"怀旧"主题下,潜藏着香港文学新一轮本土性脉动。论文通过香港文学史的追踪、日常都市景观的书写与记忆、边缘与中心的拆解等三个方面,展现不同世代的香港作家学者面对文学终结、经验匮乏、边...
关键词:文学史 香港散文 本土性 
新时期以来聂绀弩研究的现状、问题以及可能性探析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42-46,共5页王美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散文:作为一种文类的研究"(08BZW049)
聂绀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杂文家,然而评论界对其的研究却相当匮乏,本文对新时期以来所有的聂绀弩研究论文进行全面考察,在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总结聂绀弩研究的历史经验,认为聂绀弩的研究应该扩展到"聂绀弩与传统文学"、"聂绀...
关键词:聂绀弩 杂文家 文艺学 
美文与雅诗——论何其芳三十年代初诗文写作
《长江学术》2012年第2期1-10,共10页陈卫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中国散文:作为一种文类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BZW049
本文从文类研究出发,对何其芳1930年代早期创作的诗文文本进行细读与比较,肯定其诗与文都有艺术化追求,但在写作中呈现不同特色:诗歌首重意象、二重节奏、三重修辞;文同样首重意象,其次重修辞,再次重逻辑关系,语言节奏感的要求低于诗歌...
关键词:文类 何其芳 三十年代 诗文 
从传统到现代:俞平伯三十年代散文中的意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10-113,共4页王美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49)<百年中国散文:作为一种文类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俞平伯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蕴含着一种幽秘、含蓄的意蕴与意境,且擅于运用想象、联想、隐喻等传统修辞方式。然而,俞平伯的散文不仅仅在于对传统资源的汲取,更有意思的是,其通过花鸟、山水、月色、梦等意境与意象的选择,使文学传统在现...
关键词:俞平伯 散文 意境 传统 现代 
论苏雪林的散文批评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54-58,共5页吕若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百年中国散文:作为一种文类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8BZW049
苏雪林与散文名刊《语丝》、《现代评论》的关系,深刻影响了她的自由主义文学观和散文批评观的形成。苏雪林对二三十年代散文作家、散文流派的批评,在理性和史识中不乏美学的敏感和尖锐,更偏重对文体与风格的考察。苏雪林对"文学批评"...
关键词:苏雪林 散文批评 《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反讽、渴望与思想——近十年散文创作的理论思考被引量:2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37-143,共7页吕若涵 
国家社科基金(08BZW049)
论辩性的"闲话"、文学批评与思想随笔,在最近十年有了更大的展示平台和传播途径;20世纪西方文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对于作家革新散文形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散文的变革以及文类空间的拓展,则仍需要更有力的理论与批评的...
关键词:散文 思想随笔 文类 
俞平伯创作与现代期刊关系研究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446-450,共5页王美芸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49)
俞平伯是一个独特的个案,19世纪20年代初期他为文学革命摇旗呐喊,30年代却旁逸在文学主流之外,在此期间,他参与新潮诗社,编辑《文学旬刊》,并主编了《我们的六月》、《我们的七月》,为周作人的《骆驼草》写稿,与各种期刊发生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俞平伯 期刊 风格 文艺观 
文类研究:百年散文研究的新思路被引量:1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79-85,共7页吕若涵 吕若淮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BZW049)
本文对近年来欧美随笔理论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加以述评。本文认为,中国百年来的"现代散文"如何定义自己,能否代表文学的"现代本质",是文类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及其意义所在。借鉴西方文类研究理论,将有助于中国现当代散文(随笔)理论研究...
关键词:随笔 文类 中国现代散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