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W065)

作品数:15被引量: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罗振亚董秀丽邵波曹亭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沉潜女性诗歌个人化诗歌言说策略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1世纪诗歌:“及物”路上的行进与摇摆被引量:6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1-7,共7页罗振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65)
新世纪以来,一系列大悲大喜的事件,使新世纪诗歌创作加强了与现实之间的深层"对话",逐渐走出低谷,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了时代与人生的中心。但是,对"物"的本质的偏离、误读和艺术水准的下滑、滞后,也令21世纪诗歌在"及物"之路上的行进显得...
关键词:21世纪诗歌 “及物” “不及物” 
朴素而沉潜的艺术风度——张曙光诗歌论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0期133-139,共7页罗振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08BZW065)
张曙光从个体身份和立场出发介入时代文化处境,形成了融合"回味与体验"的独特的诗歌观念,并成为近30年来艺术时尚与潮流外静默的"先行者",他的诗以戛然独创的艺术精神使"雪"等意象发生了惊人的变奏,彰显出朴素而沉潜的艺术风度。
关键词:张曙光 诗歌观念 个人化 口语 叙事性  
论于坚的诗被引量: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8期130-140,共11页罗振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项目编号08BZW065)的阶段性成果
于坚始终坚守独立的精神和艺术方向写作,他的诗关注"现场、当下、手边",执着于事物、世界的澄明,"立场"走低,拒绝升华;出现了许多能够"看得见"的一些叙事性特征,或以物象、事象等事态因子的介入,造成一定的叙事长度和宽度,或为降低对所...
关键词:于坚诗歌 平民化 叙事学 
“后现代”路上的孤绝探险——1990年代伊沙诗歌论被引量:4
《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64-172,共9页罗振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项目号08BZW065)的阶段性成果
伊沙1990年代的诗歌矛盾复杂,题材立场与情感走向的"痞"气背后,闪烁着思想"斗士"的风采;解构同时注意建构,"破"中有"立",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去蔽,营造了一种喜剧性的幽默效果,把日常口语烧出了新鲜而具原创色彩的诗味儿,在叙事...
关键词:1990年代 伊沙诗歌 “斗士” 建构 方向 
读者反应与1990年代先锋诗歌的价值估衡被引量: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31-38,共8页罗振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W065)
读者截然不同的阅读反应,折射出1990年代先锋诗歌丰富、复杂的真相:"老问题"与"新困惑"纠结,经典诗人诗作稀少、精神孱弱,时而滑入形式主义的泥淖;同时,先锋诗歌也在可能性的寻找中提升了艺术品位,以"及物"的写作路线加强了诗与现实的关...
关键词:读者反应 先锋诗歌 “及物” 个人化写作 艺术可能性 
沉潜中的灵魂——“中间代”诗歌的历史定位与价值估衡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1年第4期73-75,共3页邵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8BZW065
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中间代"诗人和研究者共同的努力,"中间代"诗歌也逐步走出历史的遮蔽,以丰富多样的文本世界吸引住诗坛的目光。他们以沉潜的姿态在近二十年的历史中,肩负着诗歌代际传承的重任,以勃勃生机走进新世纪诗歌殿堂,为文学...
关键词:“中间代”诗歌 价值定位 新世纪 文学史 
论“前朦胧诗”的意象革命被引量: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44-50,共7页罗振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08BZW06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课题"20世纪中国先锋诗学研究"(NCET-05-0355)
为巧妙对抗文革的政治高压和喧嚣矫情的"红色战歌","前朦胧诗"通过思想知觉化的方式,婉转地传达诗人们的迷惘、渴望与反叛的情思,恢复了以客观外物呈现心理世界的"心象"原则。"前朦胧诗"既故意拆解、颠倒当时流行的话语模式和意象语义系...
关键词:前朦胧诗 意象革命 解构 建构 差异性 
沉潜中的灵魂——论“中间代”诗歌的艺术向度被引量:1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26-30,共5页邵波 曹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08BZW065)的阶段性成果
1990年代以降,由于"中间代"诗人和研究者共同的努力,"中间代"诗歌也逐步走出历史的遮蔽,以丰富多样的文本世界吸引住诗坛的目光。他们秉承诗歌艺术的多元化旨向,拓宽了"及物"写作的表现空间,以口语语感的平滑流动,描摹日常生活的意趣,...
关键词:“中间代”诗歌 口语化 包容性 
诗人翟永明的位置被引量:7
《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6期74-85,共12页罗振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08BZW065)
关键词:翟永明 诗人 女性主义诗歌 女性主义诗学 当代中国 《女人》 诗歌史 组诗 
1990年代先锋诗歌研究:缘由与方法
《北方论丛》2010年第1期39-41,共3页罗振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个人化写作’:1990年代先锋诗学的建构与对话"(08BZW065)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1990年代诗歌"的重要性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只是人们对它的研究和评价观点纷纭复杂,莫衷一是。那么"1990年代诗歌"是否值得认真研究,该从什么角度、运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它在生存、传播方式上和传统...
关键词:诗歌研究 90年代 个人化写作 承前启后 传统诗歌 传播方式 现实主义 学术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