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J3-049)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韩希明吕爱丽彭耀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审计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警官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电影民族文化观民族文化电影作品费穆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试论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民族文化观被引量:3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55-57,共3页韩希明 吕爱丽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 J3-049)
导演张艺谋坚持用电影表达他的民族文化观,注重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关心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 状态,平实地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着意人性的批判,保证电影既讲述通俗故事,又有思想内涵。他以独特的电影 语言、电影场景和精心的包装展...
关键词:张艺谋 电影 民族文化 
试论费穆电影观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52-54,共3页韩希明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J3-049)
费穆重视电影本体、讲究电影"空气"的"布置"、强调电影的民族审美情趣,他的这些电影观在今日已越来越受到中国电影界的重视。费穆电影观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电影人越来越重视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形象艺术,并全力探索尽可能完...
关键词:费穆 电影观 中国电影 
论五十年代中国电影理论的特征——以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和张骏祥《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为例
《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67-71,共5页彭耀春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 (批准号J3- 0 4 9)
作为 2 0世纪 5 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的代表著作 ,夏衍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和张骏祥的《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都从实践美学的角度言说中国电影 ,强调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及特殊的表现手段 ,即电影性 ,和电影的群众性、...
关键词:五十年代 中国电影理论 电影性 群众性 民族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