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AFA07095)

作品数:5被引量:8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方晓义苏文亮刘勤学罗喆慧万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中国青年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生网络成瘾网络使用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网络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特定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被引量:53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第6期618-626,共9页罗喆慧 万晶晶 刘勤学 方晓义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710);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国家重点课题(ACA100004);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AFA07095)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网络特定自我效能对网络使用行为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影响,选取武汉五所大学的1121名学生为被试开展研究。测量问卷包括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根据CNNIC报告改编的网络使用问卷、经修订的Eastin和LaRose的网...
关键词:网络使用 网络成瘾 网络使用自我效能 网络控制自我效能 大学生 
大学生网络使用改变策略探讨:问卷编制及特点分析被引量:4
《心理科学》2010年第5期1148-1153,1121,共7页刘勤学 苏文亮 方晓义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号:IRT0710);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号:AFA07095);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
研究目的:探讨跨阶段改变理论在网络成瘾领域的应用,探索网络使用者本身的改变策略及形成测量工具,为有效干预提供新的思路。研究过程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前期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网络使用改变策略问...
关键词:改变策略 改变阶段 跨阶段模型 网络使用 大学生 
大学生网络使用利弊权衡问卷的编制被引量:20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第2期176-182,共7页刘勤学 苏文亮 方晓义 罗喆慧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071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4-0147);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AFA07095)
在前期访谈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网络成瘾领域的利弊权衡问卷(Internet Addiction Decisional Balance Questionnaire,简称IDBQ)。被试为选自北京市7所高校的1166名大学生,按大约2∶3的方式将被试随机分成两组(N1=441,N2=7...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使用 网络成瘾 利弊权衡 
走出沉迷: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自我改变方法研究被引量:7
《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94-97,共4页苏文亮 方晓义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号:IRT0710);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号:AFA07095)的资助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的方法对15名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访谈,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自发性改变方法包括认知方法(危害觉察、情绪唤起、决心信心)和行为方法(时间管理、回避刺激、阻断刺激、替代行为、他人监督)两个大类别。本研...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改变方法 访谈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上网诱惑情境研究被引量: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12-17,共6页苏文亮 方晓义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AFA07095)的资助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访谈发现,上网的诱惑情境可以分为空闲无聊、放松需要、交流分享、实际需要、压力困难、刺激暴露、他人邀约和习惯渴求等8个类别。这些上网的诱惑情境在性质上既有正常需要也有非正常需要,在来源上既有内部诱因也...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诱惑情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