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CXTD2011-13)

作品数:11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水金杨东王洪飞谢祖钦董瑞霞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交水稻》《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福建稻麦科技》更多>>
相关主题: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制种技术栽培技术杂交稻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福建省近年育成的中籼杂交稻品种产量结构特征分析
《福建稻麦科技》2013年第4期11-16,共6页王洪飞 郑长林 董练飞 黄庭旭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0A101;2012AA100401);农业部"华南稻区超级早;晚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国家航天育种工程地面育种课题"航天诱变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示范(2009HT2000);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CXTD2011-13);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项目(2011R1023-3);福建省农科院"双百"行动项目(sbmb1305-1)
对2005—2013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63个中籼杂交稻品种的产量结构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产量与产量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年育成的中籼杂交稻品种平均产量为584.79kg/667m2、比对照增产7.62%。产量与株高...
关键词:中籼 杂交稻 产量构成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福建省 
三系杂交早籼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1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1093-1098,共6页林强 王旭春 王洪飞 郑秀平 周元昌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J01106);福建省农科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项目(0bmx1207);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项目(CXTD2011-13);福建省发改委农业五新项目(2010)
用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杂交早籼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性状进行了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到种子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的控制,两种效应对提高杂交早稻组合直链淀粉含量具有相反的作用。...
关键词:杂交早稻 直链淀粉含量 遗传效应 杂种优势 
早籼杂交稻稻米胶稠度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被引量: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6期561-565,共5页林强 王旭春 王洪飞 郑秀平 周元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项目(sbmx1207);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项目(CXTD2011-13);福建省发改委农业五新项目(201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J01106)
利用禾谷类作物数量性状遗传模型,以6个籼型不同胞质类型的三系不育系为母本,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早籼杂交稻稻米胶稠度的种子、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结果表明,稻米胶稠度遗传主要受种子直接显性...
关键词:杂交早稻 胶稠度 遗传效应 杂种优势 
京福1优943作烟后稻大面积示范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2
《杂交水稻》2012年第4期53-55,共3页林强 王洪飞 郑秀平 
福建省发改委农业"五新"项目(2010);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项目(CXTD2011-1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J01106)
京福1优94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大穗型不育系京福1A与福恢94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晚稻组合,于200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闽审稻2006019),2009年通过云南西双版纳审定[滇特(版纳)审稻2009032号]。2011年该组合在闽北山...
关键词:杂交水稻 京福1优943 烟后稻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尤溪县再生稻生产发展状况被引量:3
《福建稻麦科技》2012年第1期81-83,共3页张水金 杨东 董瑞霞 黄庭旭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项目"优质高效再生稻;优特稻技术集成与示范"(sbmx1105);农业部"华南稻区超级早;晚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2008NZ001-1);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资助(CXTD2011-13)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采用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在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具有省工、节本、增产、高效等优点。文章阐述了尤溪县再生稻生产发展状况,讨论了再生稻进一步发展待需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再生稻 发展状况 栽培技术 尤溪县 
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3
《福建稻麦科技》2011年第4期8-11,共4页房贤涛 何花榕 谢祖钦 杨惠杰 
福建省农科院青年创新基金项目(2009QB-9);福建省农科院创新团队项目(CXTD2011-13);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23-5)
对构成杂交水稻产量的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构成产量性状的相关因素中,灰关联系数结实率>播始历期>千粒重>株高>穗长>有效穗>穗均粒数,表明结实率、生育期和千粒重三者对产量影响较大。试验结果以期为高产杂交稻的选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灰色关联度 杂交稻 
优质杂交水稻两优航2号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4
《福建稻麦科技》2011年第4期17-19,共3页涂诗航 游晴如 周鹏 董瑞霞 张水金 杨东 董练飞 黄俊明 
农业部"华南稻区超级早;晚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2008NZ02);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资助(CXTD2011-13);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与分子创制(2009R10026-4);福建省农科教结合项目"高产;优质超级杂交稻两优航2号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闽财指〔2010〕627号)
优质杂交水稻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自选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具有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两优航2号亲本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其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关键词:优质 杂交水稻 两优航2号 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新品种天优2076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3
《福建稻麦科技》2011年第4期19-21,共3页周鹏 涂诗航 郑轶 张水金 杨东 董瑞霞 王志赋 董练飞 黄俊明 郑家团 
福建财政厅;农业厅:福建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闽财指[2009]528);福建省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2008NZ0001-1);福建省农科院创新团队项目(CXTD2011-13);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聚合研究(110103)
介绍了天优2076亲本的特征特性,结合3 a制种实践,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应抓好几个环节:确定抽穗扬花期和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花期的预测和调控、适时赶粉、去杂保纯、适时收割等。
关键词:杂交水稻 天优2076 福恢2076 制种技术 
杂交籼稻新品种全优2689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5
《福建稻麦科技》2011年第4期22-24,共3页谢美珠 吴志源 雷上平 蔡巨广 谢祖钦 胡荣华 张以华 梁康迳 游年顺 
福建省农科院创新团队项目(CXTD2011-13);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杂交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福建省省属公益类自主选题项目(2009R10026-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项目(sbmx1105-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闽农科政[2010]249号QJ-C40)
全优2689(全丰A/金恢2689)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根据该品种的亲本特征特性以及制种实践,介绍了其在建宁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杂交水稻 全优2689 制种技术 
宜优673烟后制种高产技术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2011年第4期25-27,共3页傅再水 游晴如 张水金 杨东 黄达彪 徐同济 黄庭旭 
农业部"华南稻区超级早;晚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2008NZ001-1);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资助(CXTD2011-13)
宜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丰产三系晚籼杂交水稻新品种,但该品种制种产量较低。通过调整栽培管理技术,探索"烟叶—宜优673制种"这一种新型耕作制度,不仅农民增加收人,提高农户单位面积土地年收益,而且杂交稻制种田...
关键词:杂交水稻 宜优673 烟后制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