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k208)

作品数:3被引量:7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汪景峰孔令云陈爱敏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工程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女勇士》改写后殖民解读中文化女勇士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在“第三空间”建构文化身份:《女勇士》中文化移植和改写现象的后殖民解读被引量:5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1-15,共5页汪景峰 陈爱敏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1sk20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主张运用混杂策略消解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文化霸权,提倡构建一个居间的"第三空间"。此理论对少数族裔在美国主流社会进行身份定位有着重要意义。著名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在其成名作《女勇士》中对中国传统典故的...
关键词:女勇士 移植和改写 第三空间 身份建构 
《我弥留之际》中的喜剧精神被引量:1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83-84,87,共3页孔令云 汪景峰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k208)
福克纳在《我弥留之际》中透过人物不一致甚至互相解构的声音之间的"对话",传递了生动而多元的喜剧效果。小说充斥了"自我背反性"和"反常悖理性"叠加的"双重背反性"喜剧矛盾,同时表达福克纳深邃的哲学思想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我弥留之际》 喜剧精神 对话模式 
三代美国华裔儿女的文化认同——从《喜福会》到《虎妈战歌》被引量:1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91-94,共4页汪景峰 孔令云 
2011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k208)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保持文化身份的单一性不再可行。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中,美国华裔三代移民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第一代移民被美国主流文化边缘化,他们从母文化中寻找归属感;第二代移民从幼年到成年经历了文化身份从单一到杂...
关键词:美国华裔 《喜福会》 《虎妈战歌》 文化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