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342)

作品数:11被引量:6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法云马溪平谯兴国杨姝倩张营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导报》《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全与环境学报》《中国给水排水》更多>>
相关主题:石油污染土壤石油烃生物降解冻融作用辽河油田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株真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64-68,共5页李毅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342)
以F3(Trichodermasp.)、F5(Aspergillussp.)、F6(Aspergillussp.)为石油降解菌,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温度、石油浓度、振荡速度、初始pH、菌液投加量对各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对各微生物降解石油以及它们自身的生长...
关键词:石油 霉菌 生物降解 影响因素 
采用优势菌降解BTEX和石油烃的性能被引量: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2期316-319,共4页吴丹 李法云 杨姝倩 李霞 张营 马溪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342);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7BAC16B0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4CB418506);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教外司留[2005]383号);辽宁省高校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与辽宁省环境保护开放实验室联合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针对石油开采对土壤的污染问题,采用从辽河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石油烃优势降解菌(B3、B6、F3)降解土壤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考察降解时间、通氧量、N/P比、pH、接种量和含油量等对菌株降解石油烃效果的影响。在BETX...
关键词:石油烃 BTEX 生物修复 生物降解 
微波和催化剂联合作用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去除的影响被引量:1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第1期51-53,共3页吴丹 李法云 谯兴国 张营 李霞 马溪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034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506);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教外司留[2005]383号);辽宁省高校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与辽宁省环境保护开放实验室联合开放基金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微波频率2 450 MHz、额定微波输出功率400 W、压力0.2 MPa条件下,分别添加催化剂活性炭C、Fe_3O_4和TiO_2,去除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烃。结果表明,添加3种催化剂后,微波作用下土壤中石油烃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Fe_3O_4和C...
关键词:环境工程 微波 催化剂 污染土壤 石油烃 
碳酸钠溶液改性活性炭催化微波照射降解结晶紫被引量:4
《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第23期80-84,共5页张朝红 沈曼莉 王冬梅 李法云 邓丽娜 王杰 臧树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342);辽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L154)
为了提高活性炭的催化活性,采用碳酸钠溶液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在微波照射下改性炭对结晶紫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经0.5mol/L的Na2CO3浸泡12h所形成的改性活性炭,在微波照射下能快速降解溶液中的结晶紫;当改性活性炭投量为1.6g/L、微波...
关键词:改性活性炭 微波照射 催化降解 结晶紫 碳酸钠溶液 污水处理 
辽河油田冻融石油污染土壤中原位修复微生物被引量: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4期599-601,共3页李素玉 李法云 张志琼 罗岩 杨姝倩 魏伯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34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4CB418506);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教外司留[2005]383);辽宁省高校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与辽宁省环境保护开放实验室联合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以辽河油田不同年代开采油井附近采取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冻融模拟试验和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对石油污染土壤具有原位修复作用的优势微生物菌株,并比较油田冻结土壤与未冻结土壤中石油降解细菌与真菌的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石油的...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 石油降解微生物 冻融 
苯基锡系列化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被引量:2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97-104,共8页张朝红 邓丽娜 韩文明 沈曼莉 王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570342);辽宁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05L154)
采用光谱法研究了苯基锡化合物(一苯基锡(MPT),二苯基锡(DPT)和三苯基锡(TP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三种苯基锡化合物与BSA均有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表现为增色效应,荧光光谱表现为猝灭效应,...
关键词:苯基锡化合物 牛血清白蛋白(BSA) 相互作用 光谱法 
冻融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酶活性和水溶性碳的影响被引量: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914-919,共6页谯兴国 李法云 张营 马溪平 李崇 王效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34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506);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教外司留[2005]383号);辽宁省高校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与辽宁省环境保护开放实验室基金
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及室内分析测试,研究了石油污染土壤经过10个冻融循环和恒温处理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土壤呼吸速率、水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对中重度污染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
关键词:辽河油田 冻融作用 酶活性 呼吸速率 水溶性有机碳 
典型工业区杂草对土壤中重金属吸收特性研究被引量:1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300-303,共4页李法云 肖鹏飞 侯伟 关伟 王效举 马溪平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506);沈阳市科技局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1063305-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342);辽宁省环境保护开放实验室与辽宁大学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联合基金
以沈阳冶炼厂厂区及其附近周围分布的一些常见植物为研究对象,探明其对重金属的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马齿苋、龙葵、艾蒿和酸浆的地上部分对Cd的吸收能力较强,Cd含量均接近或超过20mg.kg-1,富集系数接近或超过1,其中艾蒿对Cd和Zn的转运...
关键词:重金属 生物富集 城市污染土壤 工业区 
冻融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影响被引量:4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年第6期56-60,共5页谯兴国 李法云 王效举 马溪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57034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04CB418506);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教外司留[2005]383号)共同资助
结合近年来中国和其他国家有关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研究的进展,阐述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的原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指出了目前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讨了冻融作用在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中...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 冻融作用 
沈抚污灌区结冻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及石油烃优势降解菌的筛选被引量:17
《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年第3期54-56,共3页杨姝倩 李素玉 李法云 谯兴国 罗岩 张志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570342);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金(教外司留[2005]383号)共同资助
针对已有50余年污水灌溉历史的沈抚污灌区石油污染结冻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及石油优势降解菌株进行了分离、筛选及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石油污染土壤中的细菌总数是未污染土壤的100倍左右,其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也明显超过未污染土壤。通过筛选...
关键词:石油污染土壤 优势降解菌 降解能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