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2010JK001)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郑继猛更多>>
相关机构:安康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作家》《安康学院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刘应秋论略宋代用典交游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刘应秋《一砚斋集》用典论略(下)
《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7-11,16,共6页郑继猛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001);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AYQDRW200922)
在《一砚斋集》中,刘应秋能够灵活使用不同典故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或抒情言志,或送别赠友,或写景记事,或唱和宴饮,同时通过一典多用、类典叠用、活用化用等不同手法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修辞效果,也显示了刘应秋扎实的文学功底和...
关键词:刘应秋 《一砚斋集》 用典 目的 手法 作用 
论宋代城市笔记的文学史料价值
《作家》2011年第14期118-119,共2页郑继猛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0JK001
城市笔记中保存有大量的文学史料。这些史料有的可以帮助考察宋代文人真实的生存状况,有的可以帮助研究某些文学样式发展变化的历史渊源,有的是考察文学传播途径的重要线索。因此,对这些城市笔记的整理研究,有助于宋代文学研究史料的建设。
关键词:宋代 城市笔记 史料 话本 
刘应秋《一砚斋集》用典论略(上)被引量:1
《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6-9,共4页郑继猛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001);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AYQDRW200922)
刘应秋《一砚斋集》所用典故数量众多,来源广泛。它们有的取材于经、史、子、集,有的直接取材于熟语成语,有的源于诗文名著,形成了独特的典故类群。分析《一砚斋集》典故取材的来源,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探讨其用典技巧和用典的规律性。
关键词:刘应秋 《一砚斋集》 用典 典故类群 
城市生活状态下的宋代文学传播途径被引量: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03-108,共6页郑继猛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001)
宋代文学传播在城市生活状态下,呈现出了新的传播途径,表现为轰动效应、品牌效应、旅游广告效应、宫廷文学消费以及城市谋生等息息相关的城市化特征。这些不同于题壁传播、纸媒传播的文学传播新特点,是文学传播近世化的开始。研究这些...
关键词:宋代 文学传播 城市生活 
刘应秋词论析
《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7-21,24,共6页郑继猛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001);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AYQDRW200922)
刘应秋词是清初词的一部分,具有清初词的共同时代特征。其词在内容上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作为文人的不可言说的反抗情绪,表达了他对家国飘零的痛苦,体现了其出处两难的困惑、看破世情的"旷达",饱含着诚挚浓郁的友情以及文人雅士...
关键词:刘应秋 清词复兴 隐约美 潜能 
刘应秋乐府诗论析
《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1-14,18,共5页郑继猛 
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AYQDRW200922);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001)
刘应秋《一砚斋集》中有乐府诗二十二首。这些诗反映了作者多向度的情感价值和心理动态,从中可见其在动荡年代艰难的生存过程。刘应秋的乐府诗既继承了前代乐府诗的艺术特色,同时又有所创新。研究这些乐府诗,将有助于我们梳理清代乐府...
关键词:刘应秋 乐府诗 情感向度 艺术特色 
刘应秋三考被引量:4
《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5-20,26,共7页郑继猛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JK001);安康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AYQDRW200922)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刘应秋的生平事迹加以考证:一是考证其家世。主要考察刘应秋与安康刘姓文学世家的关系;二是考证其履历。主要根据刘应秋的诗作及其序文,对有关其生平的史料加以梳理,整理出他的生平履历;三是考证其交游范围。主要...
关键词:刘应秋 家世 履历 交游 考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